宁夏中卫:“硬核”举措锤炼文明之城
|
|
www.nx.news.cn
2021年12月17日
来源:
新华网
|
法治是社会安定、文明、和谐的基石,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内在要求。文明之城如何“炼”成? 中卫市确定了这样的路径: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标准,不断加快全面依法治市步伐,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治保障的作用,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让法治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用法治构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坚实基础。 文明立法 为创建文明城市赋能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底色,文明行为的教育、引导和规范,需要德法兼治。 2020年11月1日,《中卫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实施。这是中卫市首次为“文明”立法,也是中卫首部综合性、系统性、内容全面的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更是一部体现中卫特色、具有较高质量的地方性法规。 《中卫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一年来,中卫市多措并举、多方发力,进一步调动市民的自觉性、参与性,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文明渐渐从“入眼入耳”向“入脑入心”转变,百姓慢慢从“要我遵守”向“我要遵守”转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对文明城市创建相关经验、做法加以固化提升,为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和城市管理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中卫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法治环境工作推进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卫市以文明条例“硬制度”促进市民文明习惯养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以法治为“灯塔”,指引人们向善向好,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一条有效路径。《中卫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实施,只是中卫市以文明立法为切入点,用法治力量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的缩影之一。中卫市相继出台实施了《中卫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卫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中卫市文明养犬管理条例》《中卫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1335工作模式”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法律支撑,让文明之花在市民心中灿烂绽放。 法治宣传 为创建文明城市助力 城市的文明,植根于法治的土壤。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对于文明城市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走进中卫大街小巷、机关企业、社区农村、学校医院……各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精彩纷呈、有声有色。 ——党员干部带头学。组织宪法、民法典、地方性法规等宣传活动60余场次,开展专题学法18期,涉及法律法规15部,印发法治参考37期,组织1万余名干部职工进行宪法法律知识考试。 ——居民群众积极学。积极推进全市“八五”普法规划编制工作,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开展各类宣传活动6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宣传品3000余份。 ——在校学生跟着学。积极开展“普法讲师团”巡讲活动,举办法律知识讲座200余场,近万名师生参与其中。 为了不断深化法治宣传,扩大法治宣传影响力和受众面,多部门联合开设了《与法同行》《以案释法》电视及广播栏目,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能见度和便捷度,提升全民法治意识,让法治信仰根植人民心中,让法治阳光温暖中卫大地。 基层治理 为创建文明城市固本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城市文明的基础。社区治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高不高;社区文明水平的高低,也是检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不深、实不实的重要标尺。 近年来,中卫市不断夯实文明城市的法治之基,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大力推行“人民调解+仲裁+信访”矛盾纠纷治理模式,不断创新基层服务管理模式,有效组织动员社区党员居民、单位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全面推行“在线法律顾问”模式,建成市、县(区)、乡(镇)、村(居)四级微信群网络平台,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一网通办”,共解答各类法律咨询1万多人次,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2551件,挽回经济损失2339万元。 ——依托社区、村居改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老饭桌”,新建3个农村“老饭桌”和2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依托基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中卫市智能化为老服务信息中心12349免费为老服务热线,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维修、文化娱乐、健身理疗、精神慰藉等多种服务。 ——规范行政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健全完善城乡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一体”的治理体系,涌现出4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为全市各基层单位提供了创新基层依法治理的新路径,树立了好榜样。 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一项项制度,体现了中卫市在加强基层治理成效,也折射出中卫市创建文明城市的智慧。 |
(责任编辑: 姜雪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