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俗入人心 文明润乡土——吴忠市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新华网

良俗入人心 文明润乡土——吴忠市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

2023-10-14 09:38:5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银川10月13日电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田老庄乡五道岭子村马炳文出嫁两个女儿,没要一分钱彩礼,还添了不少陪嫁。在他看来,高价彩礼意味着给子女添负担。

  如今在吴忠,城乡群众面貌发生了很多喜人的变化,红白喜事讲排场、比阔气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多了,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近年来,吴忠市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文明素养提升行动为抓手,不断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在工作机制上形成规范

  吴忠市盐池县大水坑镇新泉井村是全国文明村。该村结合实际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对办理婚丧嫁娶各项流程作了统一规定,对酒席桌数、菜品种类等都限定了标准。在倡导勤俭节约、彰显文明新风的同时,又把大家的精力集中到发展生产、增收致富上,村里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基本杜绝。新泉井村实现了从“外在美”向“内涵美”的巨大转变。

  据了解,吴忠市指导所有行政村修订村规民约,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将思想先进、德高望重、热心参与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乡贤能人等纳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成员,不断为群众自治注入“文明力量”。

  “彩礼不超过5万元,随礼不超过200元,餐费每桌控制在500元以内,婚宴不超过10桌,让彩礼归于原本的‘礼’,让婚姻归于纯粹的‘爱’,礼节不少,爱也不减。”吴忠市利通区金塔社区红白理事会成员周红说。

  在培育引导上凝聚共识

  吴忠市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以正向引导促群众转变思想,放下人情攀比的“面子”。

  近年来,全市上下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市民等群众身边移风易俗典型选树宣传。今年9月,以“大力弘扬新风正气 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为主题的第49期“吴忠市文明大讲堂”走进同心县河西镇上河湾村,应邀嘉宾们分别从婚事新办、榜样带头破陋习、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方面与村民们进行了深入探讨。

  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区,该区每年开展“农村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以“红寺堡一家人”系列活动引领,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全国最美家庭李俊义家庭靠勤劳双手如期实现脱贫。他说:“为了面子,向亲家要个十来万元的彩礼划不来。”李俊义“零彩礼”嫁女的事迹被拍摄成微电影《无“礼”的幸福》,在当地广为流传。

  学有榜样,行有示范。青铜峡市大坝镇韦桥村村民韦德川的独生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深知娶媳妇给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带来压力和负担有多大的他响应移风易俗倡议,没有向男方家索要一分钱的彩礼。2021年,韦德川被评为宁夏移风易俗示范户。

  在层出不穷的身边榜样影响下,村民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喜事新办在吴忠日渐蔚然成风。

 在实践养成上培育自觉

  好的风气如何深入人心、延绵下去?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在行动上才能形成自觉。

  2022年6月,吴忠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了文明实践“积分制”推广全覆盖。 “帮助照料孤寡老人可以积攒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真是两全其美!现在超市里的东西不用花钱买,这个月的积分又能帮我节省不少生活开销,日子越过越有劲了!”村民王芳拿着刚刚兑换到的一袋大米,还不忘和邻里乡亲互相“攀比”一番。文明实践“积分制”的全面探索,极大地调动起村民主动参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利通区马莲渠乡柴桥村有一支“新红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成员从最初的5人逐渐壮大到26人。村民王珊谈起这支队伍不由竖起来大拇指,“以前村民办喜事都爱攀比,从订婚到结婚动静‘闹’的是越大越‘有面’,总怕哪里做不到失了面子。自从村里有了‘新红娘’志愿服务队,攀比的少了,铺张浪费也减少了,省心、省事、省钱”。

  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是移风易俗的重要一环。8月22日,青铜峡市举办了一场“浪漫七夕执手相约、移风易俗青年先行”移风易俗集体婚礼,10对新人在亲友的共同见证下喜结连理,许下相伴终生的爱情誓言。吴忠市还加强教育引导,倡树婚恋文明新风,积极搭建平台拓宽青年交友交流的渠道,推动青年婚恋观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

  无论是“零彩礼”嫁女儿的马炳文、李俊义、韦德川,还是活跃在乡村的“新红娘”志愿服务队,都是近年来吴忠市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缩影。一城文明风,满城皆是景,让移风易俗浸润群众心田,让文明乡风劲吹吴忠大地。(完)

【纠错】 责任编辑:姜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