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宁夏日报报业集团“美丽新宁夏 黄河千里行”采访小分队来到永宁县,走进“红色”村庄,把脉“红色引擎”绘就群众幸福生活的新图景。
宋澄村全貌
一进望洪镇宋澄村,便踏上了“红色之路”。进了村口就是红色教育主题公园,漫步在公园的红色长廊,两侧八块浮雕栩栩如生。北侧浮雕是以红色革命为主题,分别是红色启蒙、英勇斗争、前赴后继、解放宁夏的内容,南侧是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分别是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守望相助、乡风文明的内容,浮雕诉说着一个个红色故事,让人不由得追忆起那些烽火岁月。
红色教育主题公园的八块浮雕栩栩如生
宋澄村是革命先烈战斗过的地方,1939年,中共宁夏地下党工委书记崔景岳于危难之际,接任中共宁夏工委书记职务,将中共宁夏工委,设在永宁县望洪镇宋澄小学。
星星之门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宋澄村挖掘红色资源,建成以红色教育主题公园、景岳广场、红色印记主题教育展示中心、红色大讲堂为主的‘红色宋澄’党建大阵地。”宋澄村驻村第一书记白云介绍,在“红色宋澄”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观摩教学等活动,讲好崔景岳的故事,教育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2021年,宋澄村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
红色教育主题公园
截至目前,宋澄村累计接待区内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270多家,1.1万名党员、干部到“红色宋澄”观摩学习,开展党性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有效丰富了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内涵,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党的旗帜下凝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为实现美好生活而携手奋斗。
景岳广场
“现在红色故事越讲越吸引人了,我们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红色氛围变得越来越浓厚了。”宋澄村村民吴光耀说,身边人主动参与到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进程中,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相信群众的光阴会越来越好。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近年来,除了“土地增收”外,村里也在用红色文化丰富旅游内涵,用旅游带动红色文化传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目前,我们正围绕新华湖自然资源,着手建设烧烤长廊、亲子沙滩、星空帐篷营地、观光垂钓区,打造集电子商务、特色农产品展示、民俗体验、特色餐饮、传统手工作坊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旅游街,开展红色研学,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新渠道。”白云说。
红色旅游做起来,绿色产业强起来,每逢周末假期,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7.6万元增长到55万元,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52元。预计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100万元以上。
仁存渡口遗址
记者作别宋澄村,来到李俊镇雷台村以东黄河流经的堤岸上,但见一块石碑屹然伫立,赫然写着“仁存渡口”几个大字。黄河水汩汩流淌,裹挟着峥嵘岁月。
1949年9月23日夜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先头部队在仁存渡口横渡黄河,拉开了解放银川的序幕,也给这个千年古渡留下了一段红色记忆。
千年古渡展新颜。近年来,随着附近几座黄河大桥的陆续建成,仁存渡口虽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红色基因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退,流经的黄河水,仍然养育着一方百姓。
雷台村新貌
沿公路向前,经过一段绿色小道,便进入了雷台村。村口高大的石柱门头,散发出古朴而庄重的气息。一进村便看到村民们正在打乒乓球锻炼身体,道路两旁是新盖的楼房。“老百姓现在都住上了楼房,尤其是冬天有暖气,再也不用烧炕了。”雷台村党支部书记强万福边走边介绍。
雷台村村民在休闲运动
2015年10月,雷台村和东方村1000多户村民整村搬迁到雷台中心村,洗脚上田从平房搬进楼房,老百姓喜上眉梢。
在雷台村画室里,摆着一幅农耕图。“看,就像图上画的,过去农耕依靠的是耕牛、骡马等畜力,人干的是苦力活。”78岁的雷台村村民翟文明说,如今种田全程机械化,土地流转后,村民去外面打工,有了两份收入。
雷台村村民收获西瓜
“我们村以种植业为主,多是种瓜和种菜。今年种植的玲珑小番茄,基本形成规模。从4月份开始,村民可以在家门口打工,一天能挣150元呢。”强万福笑着说。
千年古渡承载起红色的记忆,从那时起雷台村有了一抹红色,如今它依旧被这抹红色照亮了幸福。
今年以来,永宁县扎实开展“一村一年一事”行动,69件办理事项已完成42件,其余正在推进。先后组织望洪镇创建自治区级乡村治理示范镇,宋澄村等创建自治区级乡村治理示范村。接下来,永宁县将聚焦李俊镇和望洪镇蔬菜基地,实施“三品一标”行动,打造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销衔接紧密的绿色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
永宁,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有万家灯火的幸福,有岁月静好的宁静。红色引擎正让“红色村庄”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让红土地上的人们在“红色力量”的牵引下,创造着更加甜蜜的生活。(记者 苏峰 杜晓星 何耐江 王沛瑶 杨玉瑛 何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