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区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与应用学术研讨会在银川成功举办-新华网

旱区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与应用学术研讨会在银川成功举办

2024-02-02 16:04:3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银川2月2日电(记者 马丽娟)2月1日,旱区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与应用学术研讨会在宁夏银川市举办,来自宁夏、北京、浙江等地专家和生态修复一线技术人员,围绕贺兰山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成果创新点、应用情况及推广前景开展学术研讨。

  此次研讨会由北方民族大学、国家林草原局矿山生态修复国家创新联盟、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共同主办,宁夏旱区生态修复技术研发人才小高地(北方民族大学)、石嘴山市贺兰山生态管理中心承办。

  研讨会上,宁夏矿山修复首席专家刘秉儒教授对贺兰山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成果创新点、应用情况及效益进行交流汇报,东西部合作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史常青教授、杨刚教授,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张成梁研究员、姚晶晶副研究员对技术研发过程和技术特点做了交流汇报,石嘴山市贺兰山生态管理中心吴芳芳对技术推广及应用成效做了交流汇报,参会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了学术性评价。

  贺兰山是宁夏的“父亲山”,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长期以来,贺兰山矿山无序开采导致植被破坏、土地损毁、生境破碎、地质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贺兰山矿区生态修复亟需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理论与技术,形成聚生态、材料、植物、土壤、工程等领域技术为一体的低成本有效技术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和重建稳定的植被,攻克旱区受损生态系统生态修复的难点和关键点。

  北方民族大学刘秉儒教授团队联合国内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知名专家,共同开展“贺兰山采煤迹地生态修复技术模式与工程示范”专题研究,自2017年以来,团队以近自然生态修复理论为指导,基于区域气象、原生地貌、生态水文等要素,综合研发近自然地形重塑设计方法与建设技术、植被建植保育技术,系统构建干旱荒漠区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技术模式体系。在地形重塑和土体重构、乡土种质资源在贺兰山采煤迹地应用、不同生境贺兰山采煤迹地植被恢复技术、材料与装备等领域集成创新。

  石嘴山市自然资源局刘红霞副局长介绍,贺兰山采煤迹地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成效显著,通过生态修复使采煤迹地植被盖度提高至25%到30%,生态环境整体好转,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据了解,贺兰山生态修复治理已被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推荐为10个中国特色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之一向全球公开发布推广。(完)

【纠错】 责任编辑:姜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