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县闽宁派出所:深耕“塞上枫桥”品牌 绘就民族团结图景-新华网

永宁县闽宁派出所:深耕“塞上枫桥”品牌 绘就民族团结图景

2024-04-09 14:20:02
来源:永宁县委宣传部

  闽宁镇地处贺兰山东麓旅游观光带,是福建和宁夏对口协作的窗口。第一批移民搬迁至此已有30余年。如今,这个纯移民乡镇从昔日“干沙滩”变成“金沙滩”,是中国东西协作、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吸引了众多目光。

  近年来,永宁县公安局闽宁派出所立足民族地区移民搬迁实际,坚持把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双线融合,深耕“塞上枫桥”警务品牌,全力做好保民安、护民利、惠民生各项工作,走出了一条护航移民安置区域特色之路。

  多元联动 绘就群防群治“同心圆”

  长期守护在这片“金沙滩”上的闽宁派出所,以“石榴籽”警务室为依托,围绕共建共治共享目标,逐渐建成由派出所、乡镇综合治理中心、司法所以及村两委干部和群众共同参与的“多元自治圈”。通过“警格+网格”融合,他们将闽宁镇按村划分为9个警务区,并将村内片区划分为16个警格,每个警格配备1名社区民警,16个警格融入全镇89个网格中,充分压实社区民警职责。同时,组织网格内党员干部和群众、治安积极分子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和治安防范,画好“同心圆”,守护万民安。此外,闽宁派出所推动落实“解小忧、办小事、抓小节、重小诺、破小案”五小工程,培育孵化平安类社会组织,进一步筑牢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不断夯实。目前,全镇入户走访率100%,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98.6%,群众满意度达100%。

  因地制宜 探索群众自治“新模式”

  “大家都是乡亲,磕磕碰碰总是难免的,解开了就好了。”“说得没错,咱村里最近的3起纠纷都在‘和谐大叔’的帮助下顺利化解了,大叔们熟悉情况,办事公道,又快又好!”……位于农家小院的原隆村警务室里,闽宁派出所“和谐大叔”义务调解组和村民围坐一堂,畅聊着村里的大事小情,十分热闹。闽宁派出所积极推动“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在全镇挑选了9名有群众基础、富有热心肠,不同民族的老党员、老干部,组建“和谐大叔”义务调解组,充分发挥他们情况明、人头熟、经验足、办法多的优势,深入群众家中,摆事实道理、讲法律法规,将一个个矛盾纠纷发现于萌芽、化解在源头。同时,由村党员、司法等部门干部、律师、网格员、治安志愿者组成“原隆红义警”“福宁卫士”“集市卫士”等8支巡防队伍,昼夜活跃在治安巡逻防范第一线,各族群众自觉做维护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建设者、维护者、促进者,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一体发力 跑出合成作战“加速度”

  “以前出门打工,总担心家里,这几年,家门口成立警务站后,全镇社会治安好了,我心里踏实多了。”提起如今的变化,村民称赞道。闽宁派出所坚决落实“主防”责任,打通壁垒、加强协作,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建设智慧看家家庭探头、电动车GPS智能防盗系统等;以联勤警务站为点、镇区街道为线、边界卡点为圈的点、线、圈、面、空中“五位一体”网上网下合成作战平台,实现了治安风险智能预测预防、违法犯罪精准合成打击,服务群众高效便捷。“通过综合指挥室的精准调度,案件办理队和社区警务队互为协同,提高了案件侦破效率,同时提升了民警精准打击违法犯罪能力和执法办案水平。”案件办理队负责人李凌寒表示。此外,闽宁派出所创新视频指挥调度、阳光警务三级联调等工作方法,打造“原隆乡村快警”警务新模式,推动基层社会风险预知预警在前、排查化解在前。用法治力量筑牢民族团结的基石。

 真情护航 厚植民族团结“石榴情”

  近年来,在闽宁协作的推动下,闽宁镇的葡萄酒、种养殖、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逐渐成熟壮大,先后成功引进并落地投产多个项目。“直播带货一个月就能挣5000多元。”和谐温馨的家庭、体面的工作、可观的收入、家门口上班……这样的生活,马燕之前想都不敢想。原来,社区民警在走访中发现,闽宁镇男性村民普遍出门在外打工,妇女在家带孩子、照顾老人。闽宁派出所加大摸排走访,积极与企业、村民沟通协调,输送本地村民就业。联合闽宁镇党委、政府共同组建“巾帼扶贫车间”,组织妇女走进“手艺课堂”,学习手工编织等技能,慢慢地,以马燕为代表的村民们走进企业,凭着好学实干的劲头,把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同时,闽宁派出所在警务室搭建“双扶志”“三扶”等小课堂,聘请法官、公益律师为村民讲授法律、安全防范知识,帮助村民知法守法。将留守儿童组织起来上兴趣课堂,听警察故事,学习用火、用电安全知识,并普及法律常识,法治宣讲融入了各族群众日常生活,以情感为纽带,拉近了群众之间的距离。

【纠错】 责任编辑:纪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