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厂2025年一季度控降费用1137万元,其中成本控降821万元。”5月23日,长庆油田采油三厂财务资产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成本管控方面,该厂既从大处着眼 “抱西瓜”,又从细处入手“捡芝麻”,全力打造提质增效“升级版”。
近年来,面对油气接替资源困难、运行成本高等制约效益增长的难题,采油三厂全面落实“四精”管理要求,围绕“12345”经营财务工作思路,从预算、节流、开源等多方面入手,压成本、提效益。
刚性预算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采油三厂严格落实“预算外无预算、预算内再细算”工作要求,紧盯吨油基本运行费同及主干费用吨油指标两项目标,精准编制下达“零基、标准”预算。同时,强化预算执行过程刚性约束,严格执行“无预算不支出、有预算不超支”的管理机制,预算执行过程中原则上不予调整,对于常规新增工作量,由各单位实施总控分调,内部平衡、自主消化。“我们通过实施经营业绩月度预考核、年度总兑现的方式,对各单位进行经营业绩及提质增效奖惩,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激发了各单位成本管控的活力。”财务资产部副主任闫刚介绍,4月底前,已经对全厂生产单位进行了2024年经营业绩及提质增效考核兑现。
采油三厂将“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贯穿工作始终,预算先行、源头发力,多重举措靠实成本控降。作为长庆油田油气上产的主力军,采油三厂开井7677口油水井日夜运转,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资源。为减少无效耗电,降低系统能耗,提升系统效率,该厂严格落实油井间开制度,截至目前,实施间开井2228口,与以往相比,每口井在实施间开措施后,可大量节省电力资源。同时,为控降运输费用,该厂优化车辆配置,通过控制用车总量、日常用车合并使用、杜绝单人押车等方式,切实提高车辆利用率,1-4月,累计减少指挥车9台、皮卡车14台,基本运行费控降821万元。
在找准节流“发力点”的同时,采油三厂大力实施修旧利废等措施,全力开辟增收、创效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增加“创收点”。经过三年的努力,该厂创新打造了“1+4+N”示范工程,1个“维修再制造中心”、4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和多个“成果转化超市”为废旧设备、闲置资产提供 “复活”到“上岗”的全链条服务,让基层的小成果、小发明、小革新撬动“大效益”。维修再制造中心作为该工程的龙头,自成立以来已形成以调剖装置、微球驱装置、诱导结垢装置等为核心的15项“拳头产品”,累计创效4601万元。
“我们以公司指标、行业定额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价值评估为原则,对自主研发的六大类87项产品进行了定价,内部流通价格低于市场价15%—30% 。2024年,‘1+4+N’示范工程全年交易产品21995件,其中向兄弟采油厂外销井口集成装置就创收73.7万元。”维修再制造中心负责人程砚耕说,该工程推动采油三厂实现“被动降本”向“自主增效”的转变,全面构建了提质增效新格局。(田海花 马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