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走进永宁县望洪镇宋澄村小杂粮种植基地,一垄垄荞麦长势旺盛;相邻的糜子也已“崭露头角”,随风轻摆。据了解,今年,宋澄村在春小麦收获后复种了荞麦、糜子共300亩。目前作物长势良好,预计10月初将迎来丰收。
近年来,望洪镇宋澄村立足特色小杂粮产业优势,探索“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路径,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产业附加值,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向奔富”。
“杂粮基地于7月18日开始播种,生产环节投入了机械和本地劳动力,预计荞麦亩产300至400斤,糜子亩产350至450斤。”望洪镇宋澄村村委会副主任谢剑说。
收获后,这些杂粮将运往宋澄村小杂粮展示中心的加工车间进行精深加工和销售。在加工车间内,村民王新武正操作全自动杂粮加工设备,稻谷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处理,最终产出晶莹剔透的精米成品。这套全自动化设备具备多功能性,可以加工大米和各类小杂粮。
“小杂粮展示中心配备了专业的杂粮加工设备,除了加工大米外,还能处理多种杂粮,产品经加工、包装后投入市场,既能壮大村集体经济,也能增加小杂粮基地务工农民的收入。”谢剑表示。
展望未来,宋澄村将持续深化小杂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小杂粮种植面积至500亩,着力做实“小、特、精、优”特色文章。通过提升品牌价值与延伸产业链条,宋澄村正努力将小杂粮打造成村民致富的“黄金粮”。
【纠错】 责任编辑:纪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