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哟,现在好多快结婚的娃娃就因彩礼谈崩了。再看撒家丫头,低彩礼结的婚,现在小两口日子过得比蜜甜。”
午后,板桥乡任桥村“新红娘”志愿者马秀玲再次带领服务队走村入户,开启了向村民发放倡议书的工作。这位村民口中的“热心大姐”感慨:“现在娃娃们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了,父母辈更要改变。”
如今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活跃着106支“新红娘”志愿服务队,覆盖所有行政村和社区;这些“新红娘”志愿服务队的工作目的只有一个:让“轻彩礼、重真情”的文明新风吹进利通区城乡家家户户。
“听说社区组建‘新红娘’志愿服务队,我就主动报名参加了。现在高额彩礼是很多家庭沉重的负担,我就想利用退休的闲暇时间将好好地将新观念传递出去。”板桥乡乃光湖社区志愿者何桂芳说。
为了啃下高额彩礼这块“硬骨头”,板桥乡13个村(社区)全部组建起了“新红娘”服务队,立足实际修订村规民约,明确彩礼数额最多不超过8.9万元。2024年以来,全乡共评选“零彩礼”示范户1户、“低彩礼”示范户20户。
在金积镇西门村三队,“不一样的当家人”马金兰以实际行动成为村里婚嫁新风尚的标杆。女儿出嫁时,恰逢村委会宣传移风易俗、婚事新办简办政策,她当即拍板“简办不拖后腿”,最终婚礼宴席仅设6桌,彩礼只收3万元。作为“热心肠”,马金兰不仅自觉自家践行新风,还主动当起了移风易俗宣传员,村里谁家有婚事,她都会第一时间上门沟通,以拉家常方式让新风尚理念深入人心。
“亲家说,日子是孩子们过的,彩礼多少不重要,只要小两口好好过日子就行。”谈起婚嫁新风尚,曾经为儿子彩礼犯愁的金银滩镇沟台村张大爷笑得合不拢嘴,“现在村里的志愿服务队挨家挨户地宣传,新风气一来,不光减轻了家里的负担,两家人相处得也更和睦了。”
“结婚是过日子,不是比面子。”高闸镇郭桥村的秦磊、张铭慧两位新人以“零彩礼”缔结婚约,女方父母不仅没有一分钱的彩礼,还主动为新婚夫妇添置生活用品及家具。今年高闸镇结婚登记的47对新人中,“低彩礼”家庭达41户,“零彩礼”家庭5户。
高闸村“新红娘”志愿服务队成员余治芳介绍说,通过采取事前介入+事后回访的全流程服务模式,在婚事筹备阶段,志愿者上门点对点走访、面对面交流,为新婚家庭提供政策宣传、流程指导、简约婚庆建议等贴心服务。针对个别观念守旧的家庭,服务队还建立一对一结对机制,通过反复上门、耐心沟通,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