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经验做法实践成功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案例集》。
据了解,《全国海绵城市建设案例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发行,以全国60个城市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总结提炼以海绵城市理念推动城市水系统建设的思路与路径,展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解决城市水系统问题的成效。
坚持综合施策、全域推进。2022年以来,银川市累计实施内涝积水治理、公园绿地、海绵型道路等项目157个,完成贺兰山东麓拦洪库提标改造5处、水系综合治理114公里,建设海绵型道路40公里,雨水管网62公里,有效缓解了道路积水、污水厂超负荷运行等问题。
坚持雨蓄旱用、高效利用。针对水资源短缺实际,通过建设雨水集蓄利用、CSO调蓄池和雨水调蓄池等设施,全面收集各类非常规水进行处理后用于城市绿化、河湖补给。截至目前,新建雨水和CSO调蓄池8座共35.5万立方米,增加雨水自然调蓄空间37.7万立方米。
坚持科技赋能、智慧管理。打造集“智能化、信息化、精细化”于一体的海绵城市智慧管理平台,为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定及信息化管理提供科技支撑。截至目前,平台的所有功能模块全部上线,共接入344套水质、液位、视频等相关监测数据,实现数字监管、精准监管、智能监管、全过程监管,为海绵城市建设插上了“智慧翅膀”。
坚持品质提升、便民惠民。实施改造“+海绵”工程,完成50个老旧小区、13个新建小区、43处公园绿地(3565亩)、19所中小学的海绵化建设与改造,整治内涝积水区段15个。
坚持制度保障、常态长效。2025年1月1日《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为全域开展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及其监督管理活动提供法治保障。截至目前,已对495个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开展专项审查和巡查,下发巡查记录122次,各类项目建设质量和效果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