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银川市抢前抓早、积极谋划,努力下好“谋跑争促”先手棋,积极争取国家“两重”“两新”“两债”“两业”等政策支持,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质、满足群众需要,建设更加幸福宜居的“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提供了有力保障。
借力政策东风 提升城市品质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银川市抢抓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机遇,已争取各类中央资金85.65亿元,支持144个、总投资243.7亿元项目建设,项目个数、争取额度、撬动投资为近五年来最高。其中,实施民族街(上海路-铁路专用线)排水管网改造等30个城市地下管网项目。结合国家政策调整,及时补充实施了33条道路项目。
据了解,民族街作为银川老城区核心主干道,沿线分布着密集的居民社区、学校和繁华商业中心。然而,现有排水管道建设年代久远且超期服役,多次引发道路塌陷空洞及雨季严重积水内涝,成为城市治理痛点。借力国家政策东风,此次银川市民族街(上海路-铁路专用线)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列入2025年国家“两重”资金支持的重点项目,将解决过去道路坑洼、龟裂、车辙等道路病害,进一步提升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同时,出台《银川市城市更新条例》,将一大批以前想干而没有干的发展大事、民生实事列入计划,加快实施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配套设施完善等基础建设更新行动,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紧盯群众期盼 补齐民生短板
今年初,银川市对兴庆区解放东路与湖滨东路之间的惠民巷进行了管网改造,周边的居民对这条路的管网升级工作赞不绝口。今年3月,惠民巷管网改造工程自正式进场施工,历时3个月,于6月初完工,项目竣工以后就经历了多场大雨的考验,此项工程不仅能有效收集和排放雨水,而且能确保污水得到妥善处理,从而进一步完善该片区的排水防涝体系,切实解决内涝问题,更好地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金凤区,背街小巷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也同样全面有序推进。针对区域内部分老旧街区和背街小巷排水系统老化、雨污合流等现状,金凤区精准施策,积极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对平湖巷(贺兰山路-望海路)、团结巷(上海西路-友爱巷)等重点路段,新建雨水管道,改造排水管道,同步更换雨水口等配套设施。通过系统化治理,解决城市内涝、排水不畅及水环境污染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和环境质量。
加力提速快干 建设精品工程
当前正值项目建设的黄金期、关键期、窗口期,银川市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正在倒排工期、加班加点,赶工期、抢进度。市政管理、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持续加强各工序间衔接,提高施工效率,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影响,并在确保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尽力压缩工期,切实将项目建设成为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安全工程。
今年,银川市实施的西夏区中部排涝设施建设工程——雨水管道一期工程项目,优化提升金波北街、学院路、文萃北街片区的排水防涝能力。针对西夏区靠近贺兰山降雨集中的特点,还实施了西夏区中北部排水防涝能力提升项目,提高了管网的排水效率和稳定性,减少因排水不畅导致的城市内涝等问题。目前该项目正在争分夺秒加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