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中央驻宁媒体及宁夏各媒体走进吴忠市利通区古城镇怡园社区,开展“扫黄打非·护苗·绿书签行动”集中采访活动,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和随访交流,各路媒体深入了解了这个社区将“护苗”行动融入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
走进怡园社区,浓厚的“护苗”氛围扑面。社区宣传栏、文化墙上,张贴着由青少年亲手绘制的“保护版权”主题手抄报和非遗绿书签,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了解,古城镇怡园社区创新推行“三队伍四课堂”工作模式,组建专职、兼职、志愿者三支队伍,将“扫黄打非”工作深度融入全民阅读、文艺宣传、网络传播、普法宣传四大课堂,形成了家校社联动的协同防护网。
在怡园社区网格管理中心,社区党委书记吴旗介绍说,社区依托25名专职网格员,对辖区内3所学校周边的书店、文具店等场所开展了10余轮“扫黄打非·护苗”专项排查,走访商户19家,督促经营户签订《青少年保护承诺书》,从源头切断有害信息传播渠道。社区还设置了3个专属举报箱,并实行涉未成年人线索“48小时反馈”机制,确保问题能得到快速处置。
“这是我们小朋友自己做的‘绿书签’掐丝画,在传承‘非遗’的同时,也记住了要支持正版、绿色阅读。”在怡园社区“扫黄打非文创基地”,工作人员杨东煌向媒体介绍。社区将非遗传承与“护苗”行动巧妙结合,邀请非遗传承人教授剪纸、掐丝画等,引导孩子们在作品中融入“绿书签”元素。此外,社区文艺团队自编自演的《绿书签护苗成长》快板等节目,已在7个小区巡演9场,让版权保护知识在欢声笑语中传递。
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怡园社区开展了分层分类的“护苗”活动。面向小学生开设“健康上网 绿色阅读”互动课堂,通过情景模拟教会他们识别不良信息;为初中生设计“预防校园欺凌”等主题活动,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案例教学;同时,联动学校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将护苗行动延伸至家庭,形成“社区引导、家长示范、孩子践行”的良好氛围。
“我们社区作为护苗行动的一线阵地,一直致力于把工作做实做细,通过开展非遗绿书签制作、组织观看宣教视频等孩子们喜爱且乐于接受的形式,将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的理念浸润其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吴旗说,“这次成果展示是对我们社区护苗工作的一次集中检验,我们会继续努力,用心用力用情把这道防护网织得更密、更牢。”
据悉,近年利通区充分发挥“扫黄打非”工作机制作用,通过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下发重点任务清单、强化部门协同联动等多种方式,凝聚起法院、检察、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护苗·绿书签”行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
今年以来,利通区共检查校园周边文化经营场所70余家次,清理收缴各类“问题”出版物700余册,依法查办多起传播有害信息案件,约谈违规网络主播12人次,有力震慑了涉“黄”涉“非”违法行为,为未成年人构筑清朗的文化空间。(马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