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区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通过验收-新华网

利通区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通过验收

2025-10-17 09:36:12
来源:利通区融媒体中心

  10月13日至1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利通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顺利通过验收。

  2023年4月,利通区入选全国第一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县(区)。试点以来,利通区在水利部、水利部黄河委员会及自治区水利厅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构建农业领域“合同节水+水权交易”新模式,推动体制机制和工程建设“双轮驱动”,取得显著成效。

  试点期间,利通区累计完成四大类项目、23个工程,完成投资12.47亿元,创新建立五项改革机制,工程建设和机制建设任务均超额完成。累计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18万亩,实施输水渠道提升改造276公里,安装量测水设施201套,建成计量监测设施1167套。通过实施数字孪生与信息化工程,建成了集感知、监测、调度、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智慧灌区体系,实现了农业用水精准计量、智能调控。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利通区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完善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制度,建立用水权交易和收益分配机制,形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超定额累进加价、节水奖励补贴”的用水管理体系。试点以来,全区累计发放节水奖励资金460.99万元、精准补贴资金190.76万元;完成59万亩农业灌溉面积确权,颁发农业用水权证130个,累计开展用水权交易45笔,交易水量5866万立方米,交易金额4.7亿元。

  在完善用水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利通区还积极创新工程管护机制,整合成立14家农业灌溉服务专业合作社,推行“合作社—水务局—管理处—水利厅”四级信息化管理体系,实行“市场化、专业化、物业化”管护模式,形成了工程有人管、管护有经费、服务有保障的良性机制。通过金融赋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农业发展银行已提供授信额度4.7亿元,项目公司融资2.735亿元,为工程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

  据了解,自改革试点实施以来,利通区累计节约农业用水1亿立方米,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由75%提高到85%以上,灌区连续三年经受干旱考验未现明显旱情。同时,辖区高效节灌工程降低了劳动成本和化肥用量,亩均增产10%、增收500元,用水户节水意识显著增强,水费收缴率由80%提高至98%,灌区灌溉矛盾下降90%,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另据了解,利通区“合同节水+水权交易”模式入选水利部合同节水管理和金融支持水利典型案例,荣获全国节水办“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案例”和“基层治水十大经验”等称号,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利通模式”。

  基于此次自治区级验收的顺利通过,利通区也明确了下一步发展方向:将以此次验收为新的起点,继续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和现代化灌区建设体系,加快推进工程项目建设投运,强化数字孪生平台功能建设,推动农业用水管理向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迈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利通力量。(郭雨芃)

【纠错】 责任编辑:纪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