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公安“智库+联盟”为创新引擎上“法治保险”-新华网

银川公安“智库+联盟”为创新引擎上“法治保险”

2025-11-05 11:28:46
来源:银川市公安局

  近年来,银川市公安局创新打造“智库+公益维权援助联盟”知识产权保护品牌,以人才为基、以服务为要、以打击为盾,为葡萄酒、新能源、枸杞等重点产业撑起“防护伞”,让创新成果在法治阳光下结出“致富果”。

  聚智:24人“专家天团”搭建跨领域保护网

  “多亏智库专家指导,这起假冒某知名品牌肥皂,涉案金额达190000余元,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的案件仅用3天就固定了关键证据!”银川市公安局环境资源与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知识产权侦查大队副大队长马得琦感慨道。这起案件的高效处置,正是银川公安知识产权“智库+联盟”发挥作用的生动缩影。

  知识产权保护,关键在“专”,银川公安深谙此理,从横向协作与纵向拓展两端发力,构建起覆盖“行政+司法+社会”的专家矩阵。横向联动银川市知识产权局、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银川市司法局等单位,制定《银川市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实施方案》,将分散在各领域的专业力量拧成“一股绳”,纵向牵手本地多家律所及宁夏司法鉴定中心,把法律实务、技术鉴定等“外援”请进门。如今,24人组成的“专家天团”中既有深耕知识产权法的律师,也有通晓新材料技术的工程师,还有熟悉品牌维权的行业顾问,已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法律论证等服务200余次,成为企业创新路上的“智囊团”。

 惠企:订单式服务破解企业“急难愁盼”

  “我们公司可能存在深度客户信息外泄风险,公安机关能否进行防范指导?”今年5月,银川某枸杞商贸企业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提出需求,“智库+联盟”立即启动“专窗点单、智库接单、送法上门”服务模式,组织智库专家对该企业经营信息保护、涉密载体物理隔离和加密措施、涉密员工离职审查等措施进行专项指导,有效规避该企业知识产权遭受流失或侵权,有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优势。

  这样的精准服务,正成为银川公安惠企的“标配”。围绕 “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民警深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银川市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区域,走访企业60余家,摸清枸杞深加工、奶业加工、智能终端材料等产业的知识产权“痛点”。针对宁夏某装备制造企业提出的“商业秘密保护”需求,智库专家量身设计“人防+技防”方案,指导企业建立原料溯源系统和员工保密制度,至今未发生一起商业秘密泄露事件;为银川某算力企业定制“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提示单”,帮助其规避海外专利侵权风险,护航企业拓展东南亚市场。

 普法:前置保护让法治意识扎根产业土壤

  “以前总觉得知识产权离我们远,听完讲座才知道,一个商标没注册好,可能让多年心血白费!”在银川市经济开发区,一物流企业负责人参加完知识产权专题普法讲座后,当即安排员工办理商标注册。

  为让法治意识融入企业发展基因,银川公安创新构建“前置保护”模式,将普法课堂搬到产业一线。在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专家用“案例+法条”的方式,讲解品牌侵权的常见情形,现场为10余家酒庄解答商标维权疑问;在银川中关村创新创业科技园,针对科技企业特点,开设“专利转化与风险防范”专场,手把手教企业规避专利布局“陷阱”。2023年以来已举办专题讲座50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帮助30余家企业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让“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深入企心。

  亮剑:闭环机制斩断侵权“黑手”

  “查获各种品牌假冒卷烟200余条,涉案金额超1200余万元,这伙盘踞在银川的假烟销售团伙终于被我们一网打尽!”银川市公安局环境资源与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民警郭飞飞激动地说。今年2月,银川公安联合银川市烟草专卖局开展专项行动,成功打掉一个跨省销售假冒烟卷团伙,这是银川公安构建“公安+行政+司法”闭环打击体系的又一战果。

  面对新业态下知识产权犯罪的复杂性,银川公安牵头建立“三方联动”机制,与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司法机关实现线索共享、案件会商、联合执法。2024年3月至2025年6月,针对某电商平台销售盗版教辅资料的案件,民警联合银川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溯源追踪,从线上店铺到线下仓库,历时1年多,连续端掉2个集生产、仓储、销售全链条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为企业挽回损失2000余万元。2023年以来,银川公安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4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2名,形成“发现即查、查即从严”的高压态势。

 护航:警企共建守护产业“生命线”

  近日,银川公安向多家企业推送预警提示,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激发创新发展动能,今年来,这样的风险预警,已累计推送15条,成为企业的“安全哨”。

  在强化外部保护的同时,银川公安更注重帮企业筑牢“内部防线”,指导宁夏某新材料企业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安装专利文档加密系统,建立员工保密培训制度;协助某葡萄酒庄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档案管理体制,确保酿酒工艺等核心技术“不外泄”。如今,6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12个“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点”、12名知识产权警务联络官已在各园区落地生根,发挥实效,成为警企携手护创新的“桥头堡”。

  下一步,银川公安将继续深化品牌建设,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为银川“五八”强首府战略注入更强劲的公安动能。

【纠错】 责任编辑:纪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