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从“报道”到“种草” 工会服务的“出圈”实验-新华网

宁夏:从“报道”到“种草” 工会服务的“出圈”实验

2025-11-21 16:38:27
来源:宁夏总工会

  “八宝那个盖碗吆泡冰糖,尕妹妹的那个端来,客人呀你品尝……客人哎,请你们喝了这一杯……”

  11月19日,晴冷冬日,“聚焦工会服务 助力‘三区’建设”主题采风活动走进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润丰宿集,阳光从南面的落地窗探入,径直穿透了北面对称的玻璃墙,洒在了摆在大厅正中间的木质长桌茶台上。自媒体人宁夏花儿传承人黄亚,面对着“西北猫王”王海波的“神级”运镜,现场演绎了一曲花儿“请茶歌”,邀请在座的游客和网友们,喝下这杯“乡味”十足的八宝茶。润丰村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王鹏程喜笑盈腮,这位为村带货快2年的“三农博主”迎来了“同行”的光顾。“不用我上镜,润丰村的‘兴农’故事又将开始‘刷屏’‘出圈’,真是‘赚到了’。”

  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阵地,工会服务就延伸到哪里。11月18日—19日,宁夏总工会、宁夏新闻网组织中央驻宁媒体、区内媒体、知名自媒体人及优秀工会评论员“成团”,以“聚焦工会服务 助力‘三区’建设”为主题,整合媒体、自媒体力量,探索报道形式,通过实地调研、深度对话,解锁工会服务的温度、精度、力度。

  “锅炉省煤器下联箱内部出现缺陷,管排间距异常狭窄。为紧急抢修,张玉川只穿着一条短裤,浑身涂满洗洁精,靠着一股狠劲,从几乎不可能通过的狭窄管排缝隙中挤了进去。从深夜到黎明,焊枪的嘶鸣声持续不断,连续工作8个小时最终完成任务。”

  “他可以通过指尖轻触刀杆时的振动,判断出刀具对钽铌材料的切削是否精确,并将误差控制在0.02毫米以内。‘毫芒刀客’郭从喜凭一把车刀,铸就中国钽铌加工传奇,让我国钽铌材料加工从‘受制于人’到‘领跑世界’。”

  亲历车间现场,两位宁夏的“大国工匠”熟练又精准地操作,让故事无限还原。自媒体人“黄小柱的天空”皇甫世俊被“圈粉”后发出感慨:“两位宁夏的‘大国工匠’,浑身散发着机油味的瑰宝。”这位标准的“厂三代”也分别与张玉川、郭从喜合拍成功,成为他视频号发布内容的“封面图”。

  2天的采访之旅,覆盖了5个特色调研点:在宁夏理工学院现场观摩情景式主题思政课,在工匠车间与劳模工匠对话,感受“传帮带”的匠心传承;在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与大武口区、金凤区金宇名庭两处工会驿站,探访产业工人培育成果与户外劳动者服务阵地,记录工会破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三难”问题的务实举措;在金凤区润丰村,通过走访村级工会阵地、特色产业项目,倾听返乡创业职工与村民心声,展现工会助力乡村振兴的民生温度。

  采风活动结束,但采风故事正在路上。

  宁夏回族自治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采风活动诚邀了区内知名自媒体人、工会系统培育的评论会员与媒体们一起,通过形成“全媒体传播”合力,力图将宁夏工会的亮点工作从“我说你听”的单方输出,变成“众声共鸣”的多维扩散,多形式聚焦先进典型与普通劳动者的奋斗身影,深层次关注宁夏工会的各项工作,全方位呈现工会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担当作为,广泛传播、根植人心,为宁夏“三区”建设贡献工会力量。

【纠错】 责任编辑:张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