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 托起朝阳 守护夕阳 照亮新光 金凤区社区治理温暖同行

    在银川市金凤区彩虹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83岁的独居老人李月霞接过志愿者送来的热乎饭菜时笑容舒展;上海西路街道银新苑北社区的“红色驿站”内,外卖骑手李发军利用驿站微波炉加热午餐后,在充电休憩区翻看党史书籍,这里配备的冰箱、热水器、充电宝等设施,让他感叹“像回家一样温暖”;世悦社区“聚邻”广场上,居民邹建华陶醉在京剧院演员表演的《霸王别姬》唱段中,国粹惠民演出让百余名居民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文化盛宴……这些看似细微的生活场景,正是金凤区以党群服务“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文章”的生动缩影。

  • 银川市永宁县:从“窗口”转“门口” “移动小桌”暖群众心窝

    在永宁县社区广场的树荫下、凉亭里,几张轻便桌椅一摆,便是一个“社区办事处”。小桌前,政策宣讲声、孩子嬉笑声、邻里交谈声相互交织——这是永宁县实施基层治理举措的一道风景线。曾经居民办事“跑断腿”,如今社区干部服务“送上门”,一张小小的“移动办公桌”,成为连接社区党群的连心桥。

  • 吴忠市红寺堡区:“小积分”兑出“大能量”

    夏日的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同原村,连片的设施农业大棚泛起银光,大棚里饱满的番茄挂满枝蔓,村民们正穿梭其间采摘装箱。这个曾经“底子薄、矛盾多、产业弱”的移民村,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集体经济百万村”。蜕变的密码就藏在“党员积分制”的创新实践中。近年来,红寺堡区通过量化党员责任、激发群众参与,探索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路径。

  • 永宁县基层治理新配方 :“社工+志愿者”携手破题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永宁县基层治理面临服务需求多元化与供给压力加大的双重挑战。针对社区资源分散、服务精准度不够、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永宁县坚持以党建引领“社志融合”为突破口,通过建机制、强队伍、创品牌,推动社区工作者与志愿者协同发力,有效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便捷、温暖、精准的服务。

  • 中卫市沙坡头区:村社联建 推动基层治理“破圈融合”

    近年来,中卫市沙坡头区围绕农村、社区行政区域交错、服务对象重叠、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村社联建”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组织联建、产业联营、治理联抓、服务联做,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格局。

  • 银川市:物业“红”起来 民心“暖”起来

    近年来,银川市聚焦物业管理缺位、服务不佳、标准不高等问题,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融入基层社区治理,系统开展“四联四提”行动,着力以“凤城物业红”党建品牌,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

  • 石嘴山市平罗县:“网”下扎根 基层治理开华结实

    近年来,石嘴山市平罗县以“党建+网格”为抓手,通过织密“红网格”、做优“微网格”,凝聚共治合力,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服务群众的“最美零距离”。越来越多的力量不断凝聚到网格中,平罗县基层治理有了新气象。行走在大街小巷忙碌的网格员身影、居民满意的笑脸、社区和谐的氛围,共同勾勒出一幅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画卷。

  • 吴忠市利通区:锻造“新农军” 绘就“新丰景”

    春日的黄河水裹挟着泥土的芬芳,流淌过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的田间巷陌。白寺滩村的青葡萄藤蔓攀上竹架,嫩叶在春风中舒展;新华桥村的日光温棚折射着银光,果蔬的清香与泥土的湿润气息交织;金丰社区的辣椒地里,红绿相间的果实压弯枝头……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利通区的党员干部们正以创新为笔、实干为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鲜活答卷。

  • 宁夏吴忠:“定点联系”让民声“落地有声”

    近年来,吴忠市按照市县领导抓关键、部门领导抓重点、乡镇(街道)抓覆盖思路,充分考虑区域、行业、系统等因素,实行“1+1+2+N”工作机制,1位党员领导干部联系1个以上党支部,每年开展工作不少于2次,帮助解决N个实际问题。

  • 永宁县:从“微”处落笔 推动“家门口的幸福升级”

    2024年以来,永宁县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立足辖区实际,聚焦民生关切,精准施策推进“微网格、微改造、微服务、微课堂、微云端”的“五微一体”工作模式,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和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 金凤区:红色物业驱动“最后一公里”变“最美零距离”

    外卖送小区,不再需要两三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登记,更不会出现“进门难”“脸难看”的场景,扫“码”秒进助力快递小哥快速“通关”。银川市金凤区贺兰山中路街道通过数字化升级,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扫码无接触验证、智能导航等功能,在大幅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也让基层治理的“痛点”变“亮点”。从理论培训到实践创新,从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到构建“双网融合”新格局,一场以“红色物业”为核心的基层治理变革,正将众多变化而来的“亮点”悄然串起,编织成一张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红色物业服务网,让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焕发活力,让居民的幸福底色愈发鲜亮。

  • 永宁县:“三向齐力”驱动基层治理“一路生花”

    初夏时节,走在银川市永宁县利民社区,护栏“穿新衣”、旧管“换新颜”,团结社区“左邻右舍”便民集市热闹非凡,靖益中心村“微笑大妈”为老人送上暖心服务……这一幕幕图景,正是永宁县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组织联建破壁垒、网格智治强根基、品牌矩阵暖民心”三向发力,以基层善治擦亮群众幸福底色的生动实践。

  • 宁夏吴忠:育强“专职力量”建强社区治理“主心骨”

    吴忠市将每万城镇常住人口配备18名社区工作者标准作为县(市、区)党委书记领办项目,纳入基层党建年度重点任务。同时,在前期招聘514名社区工作者基础上,结合最新城镇常住人口基数,督促红寺堡区、同心县等县区面向35岁以下及大专以上学历的社区居民、退役军人等,接续进行公开招聘,进一步优化服务力量配置。开展社区书记后备力量调研,164名后备力量平均年龄33.6岁,全部为大专及以上学历。

  • 利通区:红色能量“精准滴灌”基层党员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聚焦基层党员培训全覆盖、课程内容精准化、成果转化实效化的目标,通过按需施教、多元课堂、严格管理,着力推动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走深走实。通过“组合拳”,利通区实现了党员教育从“大锅饭”到“营养餐”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如今,众多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活跃在街头巷尾,无数佩戴党员徽章的产业带头人奔忙在产业一线,成为利通区最动人的风景。

  • 灵武市:“网”络百姓事 “格”外有温情

    小事连着大民生。近年来,灵武市坚持以推动网格建设为抓手,探索实施“五心”工作法,将百姓的“小事杂事”作为“大事要事”抓紧抓实,构筑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实现从“网格管理”到“网格服务”的转变。

  • 银川市:多级帮带助力干部强筋壮骨

    近日,银川市总结近年来干部帮带工作经验做法,通过实施年轻干部导师帮带工程、后进干部组织带动工程、先锋模范带头引领工程等措施,健全完善干部“选育管用带”全链条工作机制。截至目前,银川市共为470名年轻干部、挂职干部、到村任职选调生、新考录干部等选配政治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工作作风实的干部担任帮带导师,为干部传经验、教方法、提作风、强能力。

  • 石嘴山市惠农区:“网格+”为基层治理加分 为群众幸福加码

    翻开石嘴山市惠农区育才路街道新建路社区网格员聂院霞的“民情日记”,从独居老人的上门认证需求到老旧小区下水道堵塞的投诉,从老年家庭无障碍改造到困难人员社会救助政策的帮扶……一本网格日记,写满家长里短,记录琐碎日常;多记一件事,幸福多一分。这份看得见、能落地的民生清单,守护着千家万户,更承载着民生温度、展现基层服务的生动实践。

  • 金凤区:精准赋能锻造社区治理“硬核队伍”

    今年来,金凤区通过建立‘需求清单’动态更新机制,结合社区干部岗位、年限、短板等维度,制定《金凤区社区工作者综合能力素质提升实施方案》,定制‘菜单式’课程库,涵盖党建引领、应急管理、群众工作等多个专题,为后续分层分类培训奠定基础,确保‘缺什么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