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 托起朝阳 守护夕阳 照亮新光 金凤区社区治理温暖同行

    在银川市金凤区彩虹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83岁的独居老人李月霞接过志愿者送来的热乎饭菜时笑容舒展;上海西路街道银新苑北社区的“红色驿站”内,外卖骑手李发军利用驿站微波炉加热午餐后,在充电休憩区翻看党史书籍,这里配备的冰箱、热水器、充电宝等设施,让他感叹“像回家一样温暖”;世悦社区“聚邻”广场上,居民邹建华陶醉在京剧院演员表演的《霸王别姬》唱段中,国粹惠民演出让百余名居民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文化盛宴……这些看似细微的生活场景,正是金凤区以党群服务“小切口”撬动基层治理“大文章”的生动缩影。

  • 银川市永宁县:从“窗口”转“门口” “移动小桌”暖群众心窝

    在永宁县社区广场的树荫下、凉亭里,几张轻便桌椅一摆,便是一个“社区办事处”。小桌前,政策宣讲声、孩子嬉笑声、邻里交谈声相互交织——这是永宁县实施基层治理举措的一道风景线。曾经居民办事“跑断腿”,如今社区干部服务“送上门”,一张小小的“移动办公桌”,成为连接社区党群的连心桥。

  • 吴忠市红寺堡区:“小积分”兑出“大能量”

    夏日的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同原村,连片的设施农业大棚泛起银光,大棚里饱满的番茄挂满枝蔓,村民们正穿梭其间采摘装箱。这个曾经“底子薄、矛盾多、产业弱”的移民村,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集体经济百万村”。蜕变的密码就藏在“党员积分制”的创新实践中。近年来,红寺堡区通过量化党员责任、激发群众参与,探索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路径。

  • 永宁县基层治理新配方 :“社工+志愿者”携手破题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永宁县基层治理面临服务需求多元化与供给压力加大的双重挑战。针对社区资源分散、服务精准度不够、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永宁县坚持以党建引领“社志融合”为突破口,通过建机制、强队伍、创品牌,推动社区工作者与志愿者协同发力,有效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便捷、温暖、精准的服务。

  • 中卫市沙坡头区:村社联建 推动基层治理“破圈融合”

    近年来,中卫市沙坡头区围绕农村、社区行政区域交错、服务对象重叠、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村社联建”融合发展模式,推动组织联建、产业联营、治理联抓、服务联做,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格局。

  • 银川市:物业“红”起来 民心“暖”起来

    近年来,银川市聚焦物业管理缺位、服务不佳、标准不高等问题,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物业服务融入基层社区治理,系统开展“四联四提”行动,着力以“凤城物业红”党建品牌,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的工作格局。

  • 石嘴山市平罗县:“网”下扎根 基层治理开华结实

    近年来,石嘴山市平罗县以“党建+网格”为抓手,通过织密“红网格”、做优“微网格”,凝聚共治合力,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服务群众的“最美零距离”。越来越多的力量不断凝聚到网格中,平罗县基层治理有了新气象。行走在大街小巷忙碌的网格员身影、居民满意的笑脸、社区和谐的氛围,共同勾勒出一幅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画卷。

  • 吴忠市利通区:锻造“新农军” 绘就“新丰景”

    春日的黄河水裹挟着泥土的芬芳,流淌过宁夏吴忠市利通区的田间巷陌。白寺滩村的青葡萄藤蔓攀上竹架,嫩叶在春风中舒展;新华桥村的日光温棚折射着银光,果蔬的清香与泥土的湿润气息交织;金丰社区的辣椒地里,红绿相间的果实压弯枝头……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利通区的党员干部们正以创新为笔、实干为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鲜活答卷。

  • 宁夏吴忠:“定点联系”让民声“落地有声”

    近年来,吴忠市按照市县领导抓关键、部门领导抓重点、乡镇(街道)抓覆盖思路,充分考虑区域、行业、系统等因素,实行“1+1+2+N”工作机制,1位党员领导干部联系1个以上党支部,每年开展工作不少于2次,帮助解决N个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