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2月14日电(记者 任玮)记者从宁夏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获悉,通过倾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的银川“审批速度”,审批部门高效完成了2023年首批65个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的前期报批,计划投资共约129亿元,实现项目建设“开门红”,全力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与住建、水务、园林等项目部门积极对接联系,变“窗口坐等申报”为“一线主动对接”,提前了解整体项目谋划情况,结合实际提出项目审批意见,督促项目单位在可研审批之前办理项目选址意见,打造项目审批最优、最快服务链条。通过科学精准指导,强化“1+3”政府投资项目风险防控机制,辅导项目单位提高文本质量,根据市政道路、房屋建筑、水利设施、园林绿化等各类型项目的实际情况,分类精准指导项目单位编制完善设计文本,进一步压实了项目单位主体责任,切实帮助项目单位提升前期工作质量。
同时,审批部门利用全流程事项集中在大厅办理的机制优势,抽调立项、规划、评价、施工等精干力量组建服务专班,主动对接项目单位,明确项目任务分工,确定对接联络人员,做到每个项目、每个事项都有人盯,及时提醒项目单位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好项目全环节事项的报批准备。对一些建设规模大、报批时间紧的项目,主动沟通制定方案,对同一时间段申报的同类型项目,做到多个项目同步审核,综合问题清单一次反馈,避免项目单位来回跑、多头跑,进一步节约前期工作时间。
另外,以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审批部门切实推进“N+1”多证联发、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政府购买施工图审服务等利企增效的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力促项目早日开工;便捷绿色通道,对争资金项目简化审批流程,加速申报进度,为市本级“四争”工作提供最便捷的审批保障;落实告知承诺制,推行项目服务指导函,一次性告知项目所需要件清单及问题清单,大力提升服务质效;优化审核服务,通过“提交电子文本提前审、随时待命加班审、优化流程并联审”等措施,为及时完成项目审批任务抢速度,为重点项目尽早开工抢工期。(完)
责任编辑:张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