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润一城 满城皆是景——石嘴山市星海湖生态环境治理见闻
2022-05-18 08:49:5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银川5月18日电 初夏的清晨,漫步在石嘴山市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色赏心悦目。在这里,眺贺兰日出,望朝霞映湖,观水禽群戏,一步一景,处处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星海湖”原为“古沙湖”遗址,又名“北沙湖” ,是银川平原“七十二连湖”的组成部分,位于大武口城区东部,整改前水域总面积23.4平方公里。

  1980年,石嘴山市委政府设立星海湖(大武口拦洪库),主要担负汝箕沟、小风沟、韭菜沟、大武口沟等沟道的拦洪蓄洪任务,保障大武口区、平罗县以及包兰铁路、平汝铁路、 G6高速公路和第二农场渠等重要设施的防洪安全。

  上世纪60年代至上世纪末,星海湖面积逐步萎缩,周边成了污水排污池、固废排渣场,防洪能力削弱,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03年,石嘴山市委政府经分析研判,对星海湖进行抢救性保护,启动实施了星海湖湿地自然保护及综合整治工程,疏浚湖泊、修筑围堤,完善拦洪库7.6公里,并在湿地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绿化。通过建设,形成了东、西、南、北、中、新六大水域,提高了星海湖蓄洪、泄洪和防洪能力。

  2011年,星海湖湿地被列入首批国家级湿地公园,承担着保护鸟类栖息地,调节区域小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及改善水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增强贺兰山生态屏障生态安全等重要功能。但随着星海湖生态环境不断发展变化,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显现。

  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石嘴山市按照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两减一治四增强一确保”的具体要求,认真开展星海湖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委托水利部中水北方勘测设计院编制星海湖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方案。根据方案,通过整治减少星海湖水域面积、减小水量消耗、治理水体污染,增强调蓄防洪、湿地净化、生态环境保护、休闲旅游文化四大功能,确保不用黄河水。

  针对星海湖水域面积过大、水量消耗过多、污染治理较难、湿地功能弱化等问题及水域特点,石嘴山市大力实施补水水质提升、内循环和南域湿地生态修复“三大工程”,在北域建设潜流湿地,将东域改造为表流湿地,南域改造为自然湿地,采取中水补湖、污水净化、水资源综合利用、功能区整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将中水和湿地出水作为补水水源,通过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净化处理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经过管线引至南域,过中域回到北域,实现水体循环,重塑湿地、恢复植被、维护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增强防洪调蓄和生态安全功能。

  自治理工作开展以来,石嘴山市紧盯任务,靶向发力,合力攻坚,星海湖防洪库容扩大47.7%,水质保持在Ⅳ类以上,年均耗水量核减30%左右,水域面积压缩50%,累计新增植被4500亩,初步实现了城市安全、生态改善、景观自然、群众满意的整治目标,成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治理典范。

  如今,星海湖的四大功能明显增强:防洪调蓄功能明显增强。通过分区分域降低汛限水位,防洪标准拦洪库库容增加15%,增加调洪库容9.2%,保障了城市区和包兰铁路、平汝铁路、G6高速公路等重要设施安全,增强了调蓄防洪和应对自然风险的功能。

  湿地净化功能明显增强。通过在东域自然湿地和南域沙洲湿地创建鸟类栖息地,由原来单一的湖泊生态系统,调整为含有湖泊、沼泽、滩涂、草甸等丰富多样的健康生态系统,调节了区域小气候,改善了水环境质量,提高了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生态环境保护功能明显增强。湿地净化提升污水厂尾水水质,用清洁再生水补充生态环境用水,减少了入黄污染物,防止了土壤盐渍化和水体富营养化,保护和促进了生物多样性,提升了生态环境自净能力。

  休闲旅游文化功能明显增强。新增的智能管控中心、千米彩绘长廊、游览步道、沙滩广场等成了标志性打卡地,定期开展“活力石嘴山·炫美星海湖”全民健身跑、“星海湖半程马拉松·贺兰山自行车公开赛”等活动,星海湖正成为宁夏文化旅游新地标。

  “作为一种生态指示性物种,鸟类是最公正的‘环境评价师’,环境好不好,主要看候鸟。”摄影爱好者岳昌鸿在星海湖候鸟的拍摄中,留下了国家一级保护濒危鸟类、有着“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黑鹳的影像。

  从“人水相争”到“人水相依”。当前,石嘴山市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星海湖生态环境整治实现了“两减一治四增强一确保”的目标任务,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吸引了诸多鸟类前来栖息停歇。目前,星海湖从最初的几种常见鸟类到目前的40多种,渔鸥、凤头鸊鷉、苍鹭、红嘴鸥、灰鹤等常常翔集于此,观鸟也成为石嘴山旅游新增的亮丽名片。(完)

责任编辑:纪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