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重点产业调研报告之三】“拳头”产业的热发展与冷思考——宁夏奶产业发展观察
2022-04-08 09:40:29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靳赫

  奶产业是关系健康中国、强壮民族的战略性产业和标志性行业,也是宁夏九个重点产业中的“拳头”产业。近两年,宁夏奶产业在规模实力、结构布局、产业体系、综合效益方面都取得了新发展,成为我国奶业振兴的一面旗帜。强劲发展势头下,也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当下宁夏奶产业还面临着饲草短缺加剧、产业抵御风险能力削弱、利益联结机制需进一步深化、精深加工发展和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应及时谋划布局,针对性施策,保障产业长远发展。

  规模化养殖迈进智能化生产新阶段

  奶产业是宁夏一个名副其实的优势产业。据宁夏农业农村厅调研,早在2019年,宁夏奶牛存栏量就居全国第八位,生鲜乳总产量居全国第七位,人均生鲜乳占有量和每万人占有奶牛数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位。而2020至2021年,宁夏奶牛存栏量增速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生鲜乳总产量高速增长,奶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宁夏奶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农户散养奶牛曾是当地最主要的牛奶生产方式。历经近40年发展,大型标准化养殖场成为宁夏奶牛养殖主力,白土岗、五里坡、孙家滩、月牙湖等8个大型奶牛养殖基地快速扩规升级、扩群增量,以吴忠市、银川市为主体,石嘴山市、中卫市为两翼的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和巩固提升。规模化、集群式发展成为宁夏奶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主线。目前宁夏奶牛规模化养殖率达9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

  规模化养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也让生鲜乳的质量安全与各项指标能够更好地被把控,这让宁夏奶产业走上一条换挡升级的加速发展道路。2020年宁夏奶牛存栏量增加13.68万头,相当于此前9年增量的总和,2021年当地奶牛存栏量继续增长近13万头,总量达70.2万头左右,全年生鲜乳产量达280万吨,产业迅猛发展势头延续。近几年,宁夏奶产业规模扩张的同时,奶牛养殖模式也正在从规模化养殖向标准化、智能化生产转型,高质量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宁夏农垦贺兰山奶业有限公司奶牛养殖大棚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在宁夏农垦贺兰山奶业有限公司平吉堡第六奶牛场挤奶大厅里,一台重型转盘式挤奶机自动给奶牛挤奶,摄像头从不同角度实时监测奶牛的体温、体型等数据,这些数据将成为初步筛查奶牛健康状况的依据之一。记者在奶牛场里看到,几乎每头产奶牛都戴着一个特制的项圈,项圈能自动采集奶牛的采食、反刍、运动情况,这些数据通过系统分析能较精确地判断牛是否患病、发情等,预警信息也会自动推送到饲养员的手机上。不仅如此,奶牛场的设备还能自动配料、精准饲喂,就连牛棚都能根据温度等情况自动控制喷淋设备、风扇和卷帘。

  “规模化养殖有集约高效的优势,但也带来一些问题。例如一般奶牛利用年限能达到5胎左右,但实际上在大型牧场奶牛平均利用年限只能达到2.5胎,提前淘汰的原因90%都是因为奶牛得不到精准管理和照顾而出现各种问题,被动淘汰。”贺兰山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艳艳说,智能化养殖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

  这个养殖场在宁夏具有一定代表性。近年来,宁夏加快以数字化、现代化赋能奶产业的步伐,大力推广全混合日粮饲喂、自动发情监测、机械化挤奶、粪污无害化处理等设备,加快奶牛品种更新,目前当地规模养殖场奶牛良种化率、机械化挤奶率、青贮饲喂率、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均达100%,“牛脸识别”、机器人挤奶、智能体温监测和成像监测等新技术也在加快攻关和推广。这些正促使宁夏奶产业在质量效益方面发生新一轮变革。

  大型乳企引领乳制品加工高端化蝶变

  2019年,宁夏平均1头成母牛年产奶量为8500公斤,到了2021年,这一数据则达到了9200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00公斤。单产水平迅速提高,正是宁夏奶产业发展突出质量与效益的结果。记者近两年在宁夏不少规模化奶牛养殖场调研时发现,经营者已不像过去单纯以养殖规模论英雄,牛场技术和管理水平、奶牛良种率等也成了他们之间比较的重要内容。

  在同一个产区,不同养殖场的生鲜乳收购价格高低,主要取决于生鲜乳的质量。近年来,现代化养殖和管理手段不断应用到宁夏各规模化养殖场,也促进了当地生鲜乳质量提高。目前,宁夏生鲜乳平均乳脂率达3.9%、乳蛋白率达3.3%,体细胞数低于每毫升20万个,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连续11年保持100%,质量达到欧美标准。

  奶源品质优势突出,让宁夏被越来越多大型乳企作为高端奶源地。在宁夏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里,51条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每天,约4200吨宁夏本地的生鲜乳在这里被加工成知名度很高的乳制品。近年来,伊利在宁夏总投资已接近60亿元。2021年,宁夏伊利综合营收突破100亿元、产量突破100万吨,成为全球首个综合营收破百亿元的单体液态奶工厂。

宁夏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 受访者供图

  伊利是众多大型乳企在宁夏投资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近两年,大型乳企在宁夏“抢滩式”布局的形势越来越明显。蒙牛4500吨高端乳制品加工项目落户银川市灵武市;光明乳业1500吨高端液态奶和婴幼儿配方奶粉加工项目选址宁夏中卫市;新希望收购宁夏本土乳企夏进乳业后,启动了五年倍增计划项目,将新增日加工能力900吨;亿美乳业700吨稀奶油、燕麦奶精深加工项目加快推进;金河塞尚乳业300吨厚乳、稀奶油等特色乳制品加工提升改造项目建成投产……

  目前在奶产业下游乳制品加工环节,宁夏已初步形成了以伊利、蒙牛、光明、新希望4大龙头企业为引领,金河、亿美、北方乳业等12家宁字号企业为基础的发展格局。大型乳企争相布局,让宁夏奶产业有了充足的发展底气。近几年,宁夏奶牛养殖场敢于快速扩大养殖规模,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下游生鲜乳收购和加工能力增长快,生鲜乳有处可去。

  与此同时,在大型乳企引领下,宁夏奶产业逐渐从价值链低端走向高端,过去以低附加值的常温液态奶和“大包粉”为主要产品的状况逐步扭转,安慕希、金典、特仑苏、纯甄等高端产品正成为宁夏乳制品加工业的新主角。近两年,在养殖规模迅速扩大、乳制品加工高端化蝶变双重因素带动下,2021年宁夏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610亿元,较2019年增长68.5%。

  打造“高端奶之乡”需破解三大问题

  2020年,奶产业被确定为宁夏的九个重点产业之一。从近两年发展实际来看,宁夏奶产业正向着“十四五”末奶牛存栏量达100万头、全产业链产值达千亿元的既定目标顺利迈进。然而,部分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应当充分重视。

  首先,饲草短缺等问题导致效益与风险账越来越难算。饲草是养殖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随着奶牛养殖规模扩大,宁夏饲草短缺问题越来越紧迫。为解决饲草不足问题,近年来宁夏每年需从区外调购大量饲草,饲草价格也在逐年上涨。2020年底记者调研时,宁夏奶牛养殖场青贮玉米到场价为每吨600至650元,当时在全国已属高价,2021年底这一价格则上涨到700至750元。同时,玉米、豆粕饲料价格同比上涨32%和18.8%。据测算,2021年饲草价格上涨推动宁夏每公斤生鲜乳成本同比上涨10%以上。不少业内人士担忧,未来宁夏饲草缺口可能进一步扩大,规模化、数字化为宁夏奶产业带来的优势最终要体现在养殖效益上,而饲草成本不断抬升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掉这种优势。

  另外,目前我国生鲜乳生产成本明显高于欧美和新西兰等奶业发达国家。近几年虽然生鲜乳收购价格总体上处于上升通道,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心,后期若出现国外乳制品进口量增加、市场需求收缩等情况,国内奶产业有遭受冲击的风险。而宁夏面临的饲草价格上涨、高产奶牛牛源紧张等问题,都削弱了当地奶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建议促进高产奶牛快速扩繁,提高奶产业种养结合水平,解决养殖场配套种植土地不足的问题,通过建设优质饲草基地、调优种植结构、进一步推广“黑麦草+青贮玉米”一年两收模式等手段增加饲草供给。同时,充分研究和预判市场风险,未雨绸缪,防止奶产业因市场波动出现整体性、系统性风险。

宁夏中卫市沐沙牧场的工作人员为自动转盘式奶台上的奶牛挤奶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其次,利益联结机制待进一步深化。为协调养殖场和乳企间的利益关系,2021宁夏相关部门指导成立了宁夏奶产业协会,建立了政府引导、协会主导、企业参与、多方协商的生鲜乳价格协调机制。2022年第一季度生鲜乳收购指导价便是由多方协商后于2021年12月底发布的,这一做法受到不少养殖场经营者的好评。宁夏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卢耀伏等人认为,这是促进奶产业上下游协调发展的一个良好开头,建议下一步继续完善养殖场和乳企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双方创新合作模式,鼓励通过相互参股、奶牛入股、二次分红等方式建立更为紧密有效的利益联结方式,真正实现风险共担、互利共赢。

  再次,发展精深加工、做强品牌工作需进一步加力。“粮去壳”“菜去帮”“果去皮”式的“第一刀”加工比重大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近些年,宁夏生鲜乳加工虽逐渐摆脱以初级乳制品加工为主的状况,却离充分发展精深加工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尽管有塞尚乳业这种着重加工奶酪、稀奶油等精深加工产品的企业,但目前此类产品在宁夏占比极低。与此同时,宁夏牛奶品质在业界有良好口碑,但消费者对此知晓度低。这两个问题造成宁夏牛奶的品质优势没有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部分业内人士建议引进乳企新建精深加工项目,支持现有乳企加大中高端乳制品开发,加强策划宣传,进一步打造公用品牌,提高宁夏牛奶附加值。(完)

责任编辑:张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