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8月12日电(记者 任玮)“家风正则民风正,我们都要有正确理念,不要用彩礼绑住子女的幸福,把我们的小家庭建好,才能为社会这个大家庭做出贡献。”近日,宁夏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林场社区居民贾文贵以“板凳会”的形式向大家宣传“树新风、破旧俗、重家教”理念,受到很多村民认可。
今年72岁的贾文贵退休后便活跃在社区文艺队,经常通过排演节目、开展宣讲等方式呼吁邻里树立文明新风。他不仅是移风易俗的宣传者,也是践行者,自己孩子以及弟妹孩子结婚都没有收取彩礼。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风文明便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近年来,银川市通过“宣传先行+教育引导+典型示范”的模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开展各类活动,夯实思想基础,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利用宣传栏、宣传车、张贴标语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动员,提高群众知晓度、认可度。在文化长廊、文化广场,制度上墙上榜,移风易俗要点被“翻译”成方言土语,转化为具有宣传教育功能、富有特色的各类节目,在百姓剧场、乡村文化大舞台演出,让新理念入心、入脑、入行。
同时,银川市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祭祀、崇尚科学等写进村规民约,由群众推举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的村民组成红白理事会,以“宣传、引导、监督、服务”为基本职责,全程指导、协助办理红白喜事,引导群众自觉摒弃陋习。注重发现“身边好人”,组织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通过举办道德讲堂,呼吁群众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积极成为文明新风尚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银川市着眼实践养成,强化载体支撑,坚持美丽乡村建设到哪里,文明村镇就创建到哪里,重点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并以“送文明下乡”带动“种文明在乡”。随着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新风尚、正能量得到大力弘扬。如今,走进广大农村,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崇德向善蔚然成风。(完)
责任编辑:张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