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 加快推进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2022-06-15 09:00:29 来源: 新华网

  宁夏石嘴山市曾被列为全国第一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并先后被列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

  近年来,石嘴山市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聚焦重点任务,聚力创新突破,加快探索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目前,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8年的5.2:60.5:34.3调整优化为2021年的7:53:40。

  石嘴山抓住转型发展“牛鼻子”,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7亿元,年均增长6.9%;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淘汰落后产能303.8万吨,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3%。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通过国家验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4家和243家,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13%,位居全区第一。

  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大力实施工业结构、技术、绿色、智能“四大改造”,建设了宁夏盈氟金和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高性能无水氟化铝等一批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项目,形成了以新型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和多元合金为主导的多元化工业体系。深入实施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新医药、新装备、新数字“六新”产业,引进东方希望25万吨多晶硅及下游光伏产业链、江苏润阳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和5GW高效电池项目,着力打造国内重要的光伏全产业链制造基地和电池材料、氰胺材料、合金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生产研发基地。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3年超过8%,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保持2位数增长,轻重工业比由3.2:96.8调整至1.9:98.1。近五年淘汰落后产能305.8万吨,整治“散乱污”企业668家,出清“僵尸企业”321家,清理闲置和低效用地约1.58万亩,有效腾退发展空间,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全市非煤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58.1%提升至87.2%。

  加快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石嘴山大力发展奶产业、肉牛肉羊、优质瓜菜和制种等特色产业,加快建设河东优质奶源基地、高标准外销蔬菜基地,培育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1家,新认定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6家、自治区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7家,做优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品牌2个,培育名特优新产品、绿色食品品牌5个,绿丰源农产品流通联合专业合作社成功入选全国500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成功举办了八届宁夏种业博览会,被列入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

  贺兰山环境综合整治获评国家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示范项目,被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中国特色生态保护修复10个典型案例并向全球公开发布。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等经验做法先后被国务院通报表扬。

  加快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创建了石嘴山市陆港现代物流集聚区、大武口生态工业文化旅游集聚区等3个自治区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连续2年位居五市第一。成功争取自治区工业企业主辅分离试点,引导大窑饮品等20家制造业企业剥离服务业业务。加快推进生态工业文化旅游,着力打造大武口洗煤厂特色商业街、宁夏工业纪念馆等特色景点,石炭井工业旅游小镇入选团中央中国青年运动史教育精品路线,《山海情》《我的父亲焦裕禄》等30多部影片在石炭井取景拍摄。

  努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石嘴山海关挂牌运行,惠农陆路口岸与石嘴山保税物流中心(B型)联动发展,经开区获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开通宁夏联通欧洲货运班列,实现石嘴山至俄罗斯中亚班列常态化运营,中国·石嘴山—印度·蒙德拉国际多式联运货运班列成功发出,石嘴山“链”接全球能力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石嘴山市将抢抓国家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大力开展“六争”和“两招两引”,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做好“调、转、控、引、培”五篇文章,加快新兴产业集聚扩能、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大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扩规提质、开发区提档升级和项目提速增量,着力建设工业转型样板市,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争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排头兵。

责任编辑:纪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