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3月1日电(记者 任玮)近年来,宁夏银川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让弘扬善举蔚然成风,让德善之花竞相绽放。
“我们的社区书记可不一般。”提起王冬梅,贺兰县富兴街街道花园社区的居民都会竖起大拇指。针对管辖小区车位不足、电动车充电不规范等诸多问题,王冬梅创新“红心家园”社区治理工作模式,通过议事平台,为小区增设停车位162个,在各小区安装电动车充电桩326组,并打造党群活动中心,让居民活动有阵地。这些年,她啃下一块块“硬骨头”,化解一个个“老大难”,被称作社区工作者队伍中的“百事通”,居民心目中的“万能手”。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在银川,模范群英高筑道德灯塔。截至目前,银川共培育选树推荐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1057名,其中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21名、中国好人20名,自治区道德模范244名、宁夏好人69名,银川市道德模范及“最美银川人”693名、银川好人10名。他们的善行和美德,给人力量、催人奋进,为这座文明之城树立了道德标杆。
志愿者脱继龙坚持志愿服务近十年,从上大学时就投身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毕业后又加入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组织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文明劝导、扶贫帮困、支教助学、健康义诊等活动,还协助服务单位发起“关爱困境儿童圆梦微心愿”行动,为1800多户贫困家庭孩子圆梦。
在银川,像脱继龙一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从十字路口的文明疏导到乡镇农村的志愿帮扶,从各企业单位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岗到车站、公交站台的暖心服务,志愿者无处不在。银川市建立健全了志愿者招募注册制度、服务记录制度、培训制度,搭建起志愿服务的有效平台,保证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专业化发展,也促进“好人”队伍不断壮大。逐渐壮大起来的志愿者队伍,成为道德模范不断涌现背后的强大生力军。
同时,以家庭教育为延伸,以社会教育为补充,多个社区建立起家长学校、“四点半课堂”、道德讲堂家庭教育平台,并充分利用青少年宫、图书馆等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在全社会汇聚起德育教育的合力,让一颗颗文明的种子深深扎根孩子心田,形成了“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新时代好少年”的生动局面。
银川市还坚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进企业巡讲活动,一堂堂公民“道德课”以多种形式呈现,润物无声地规范着人们的言行,提升着广大市民群众的道德素养。寻找“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通过典型示范,在全市营造了学习模范、崇尚模范、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
德善之花常开不败,离不开银川市大力弘扬的“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及系列工作举措。近年来,银川市出台一系列礼遇道德模范的实施办法,建立健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模范的帮扶礼遇制度。还对各级道德模范进行动态管理,实行建档立卡,及时跟踪掌握他们的生活状态,确保让每一个道德模范都得到礼遇。(完)
责任编辑:纪桂红